-
首頁 >> 黨建工作
人文社科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發布時間:2019-10-25 21:05
人文社科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集體參觀人藝戲劇博物館、觀看話劇《關漢卿》
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年一度的兩會勝利召開之際,人文社科部黨支部以集體參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觀看北京人藝話劇《關漢卿》的方式,度過了一次特殊的黨日活動。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戲劇博物館。2004年對外開放。建筑面積1360平方米。展陳由序廳、建院創始人紀念館、劇目廳、學術廳、交流廳、劇院與觀眾廳及演員藝術形象畫廊等部分構成。博物館有藏品近15萬件,其中包括一批重要的文稿,如郭沫若、老舍、曹禺、沈從文等人的珍貴手跡和墨寶,葉子、朱琳、鄭榕、英若誠等留下的珍貴資料。
《關漢卿》是現代劇作家田漢的8場話劇。寫于1958年,同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劇本以《竇娥冤》的寫作和上演為線索來展開矛盾沖突,塑造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的藝術形象。單純善良的少女朱小蘭抗拒惡奴凌辱而被誣陷,贓官不問情由,判她死罪。關漢卿出于義憤,在歌伎朱簾秀的支持下寫成悲劇《竇娥冤》。權貴阿合馬看出劇中針砭時弊的傾向,責令修改,關漢卿寧折不彎,堅持按原作演出。深明大義、富于自我犧牲精神的朱簾秀以自我犧牲的精神承擔了演出責任。除此之外,劇本還描寫了嫉惡如仇的賽簾秀、詼諧風趣的王和卿、俠肝義膽的王著等人物來映襯主要人物,也寫了投機取巧、見風使舵的歹人葉和甫來作對照。劇本體現了田漢作品的一貫特色:熾熱的詩情,執著的正義感和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話劇《關漢卿》揭示的主題,與當前我國正在深入進行的反腐敗主題緊密結合。一個社會,若是法律缺席,何談公正?倘若公正缺席,老百姓怎能過上太平日子?他要讓法律顯示威力,他的目光不離反腐敗這個命題。官不正吏難正,吏不正民難正,民不正國難泰,國不泰民難安。要想國泰民安,必須全面從嚴治黨。
十九大報告對反腐形勢作出判斷并明確目標:“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span> 十九大報告提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通過參觀戲劇博物館和觀看反腐敗主題話劇《關漢卿》,支部成員紛紛表示震動很大,受益匪淺?!皝淼竭@里,不僅能夠看到主題突出、內容多樣的專題展覽,還可以在人藝欣賞史詩反腐敗大戲,一段段話語,一幕幕場景,仿佛一下就把我們帶到腐敗黑暗、令人窒息的封建社會,同時感受到21世紀的今天在黨的英明領導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span>
將主題話劇納入主題黨日活動,與主題展覽有機結合,既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也是活動的一大亮點,大大提升了主題黨日活動的新穎度和吸引力。主題黨日活動新形式,旨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堅定廣大黨員崇高理想信念,激發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熱情,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