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社會實踐
優秀案例個人八——榜樣訪談
發布時間:2021-08-07 14:00
01
摘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氛圍中,我的家鄉不停探索前行、積極創新,強力組織推進扶貧工作。在對我鎮扶貧攻堅歷程和相關工作部署實施提前了解后,我圍繞我鎮脫貧情況、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行、結對精準扶貧工作、綠色扶貧工作、助力扶貧個人與企業代表等話題進行訪談。在訪談過程中,我逐步了解到扶貧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也感受到扶貧路上的坎坷與艱辛。
訪談時間:2021年2月23日至25日
訪談形式:線上訪談
受訪人介紹:朱同志,黨員,現就職于某鎮某局,在扶貧工作中任鎮扶貧專員。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朱同志始終堅持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盡心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在鎮扶貧工作中,朱同志被指派為扶貧專員,協助全鎮各村有序高效完成扶貧任務。2019年朱同志因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市扶貧工作組表彰為“先進個人”。
華同志,現任某鎮某局辦事員和某村會計。作為大學生村官,華同志大學畢業就來到鄉村,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在脫貧工作中她沖鋒在前,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時刻關注貧困戶的需求,受到農戶們的一致稱贊。
02
訪談內容
“十三五”以來,該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全鎮上下統一思想,舉全鎮之力,集全鎮之智,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來抓,在2019年實現全鎮脫貧,將脫貧之戰打得干凈漂亮。
在扶貧實踐中,某鎮結合多方力量,針對實際情況,摸索總結了許多先行先試的探索和具有借鑒性、啟發性的創新實踐,諸如政策幫扶、結對幫扶、親情幫扶、精準幫扶辦法,以及利用綠色扶貧、產業扶貧辦法提高農戶致富能力等各種幫扶措施,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和多元主體的扶貧體系,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陽光扶貧系統確保
“扶真貧”“真扶貧”
朱同志認為,該鎮之所以能夠快速實現脫貧目標,是得益于人力與科技的雙重結合,這其中離不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的建設及運行。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能夠精準甄別扶貧對象,系統數據庫涵蓋車輛、社保、納稅、住房、公積金繳存、工商、不動產、銀行等信息,“誰是真貧,誰是‘李鬼’,一比對便知”。對于達到脫貧要求的農戶,在確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到保障的情況下予以脫貧處理,脫貧流程更加規范,公開公示透明的方式使得脫貧成效更容易得到農戶認可。在大數據覆蓋的實時監管下,我鎮切實做到了“扶真貧”。
在脫貧攻堅中,依托“陽光扶貧”APP,我鎮所有幫扶責任人按季度對建檔立卡戶開展入戶走訪,通過“陽光扶貧”APP采集錄入動態信息,全程紀實幫扶軌跡,消除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使扶貧工作虛工實做,確保做到“真扶貧”。
朱同志表示,在陽光扶貧監管系統的輔助之下,我鎮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更大力度的扎實推進幫扶工作,實現了脫貧幫扶工作常態化。
結對幫扶促進精準扶貧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我鎮緊跟省委和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開展低收入農戶結對幫扶工作,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副書記、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在專題會議上,該鎮書記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的人員、幫扶目標、幫扶重點、幫扶措施、組織領導和督查考核等進行了明確要求。同時也下發了《工作考核辦法》和相關通知,讓結對幫扶工作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全力推進。
在幫扶過程中,以朱梅同志為代表的各位黨員干部主動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每兩個月深入到幫扶對象家中進行溝通對接,面對面了解幫扶需求,實打實落實幫扶措施,積極為困難農戶排憂解難,努力做到困難農戶有所求、黨員干部就有所應。對于幫扶措施進行跟蹤落實,真正做到責任到人、幫扶到戶、措施到位,結對活動情況和幫扶措施都要落實情況在《幫扶手冊》上做好相關記錄。
精準扶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我鎮政府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握好普遍與特殊、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通過點面結合、主次區分的結對幫扶方式,精準用力,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實施了精準扶貧,提高了脫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綠色扶貧助力
貧困戶自主脫貧
當談及創新扶貧實踐時,華同志介紹了該鎮為幫助貧困戶脫貧、減少返貧狀況的發生而因地制宜的扶貧工程——綠色扶貧。
為了讓農戶充分認識綠色扶貧的重要意義,在工程開始前,我鎮政府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宣傳工具進行廣泛宣傳,確保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達到低收入農戶家家知道、人人明白的效果,最大限度激發低收入農戶栽植經濟果苗的熱情,確保綠色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次進行深入調查摸底。各村組干部深入到低收入農戶家中,了解栽植意向、栽植條件和管護能力,填寫詳細表格,確保綠色扶貧工作精準扎實,杜絕閉門造車的現象發生。
之后我鎮協調籌措資金,確保綠色扶貧的資金保障后進入苗木采購招投標程序,相關單位做好配合工作,把好苗木選購關,確保樹苗品質,嚴防濫竽充數及違規招標現象的發生。
最后我鎮向有種植能力和種植意愿的村或個人提供有經濟價值的果樹苗,助力他們在自主脫貧的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在回憶綠色扶貧工程的顯著成效時,華同志曾感嘆,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嚴肅的政治任務,扶貧不能只是“一陣風”,不能只是解決暫時、短期、眼前的困難,長期可持續發展才是根本。要想讓貧困人口達到真正的脫貧致富,必須從技術、產業、生態環境等多方面著手,才能幫助他們實現脫貧后的可持續發展。
弘揚凝心聚力的扶貧精神
脫貧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一環,其難度與影響可想而知。但是面對攻堅期巨大的阻力和艱巨的任務,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全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形成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扶貧形式,才能把脫貧攻堅戰進行到底。
該鎮就匯聚了這樣一支眾志成城的力量。在訪談過程中,朱梅、甫華兩位同志曾多次談及為我鎮脫貧事業的積極獻力者。尤其在2020年,疫情的爆發使得大量私營企業、作坊倒閉,失業者數量快速上升,其中不乏剛剛脫貧或即將脫貧的人員。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批優秀企業主站出來,主動提供崗位給貧困戶,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同時,貧困戶們也沒有松懈。面對國家的政策、資金、產業等方面的支持,他們不斷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技能、提高技術,堅定不移地追隨黨員干部的腳步,建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在對幸福生活、美好未來的向往中,他們逐步提高收入,最終順利地實現脫貧。
脫貧攻堅的腳步,惟有在實干中才能走得更遠;脫貧攻堅的戰役,惟有在全體群眾的共同參與中才會贏得勝利。該鎮各級干部發揮著引領作用的同時保持著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帶著問題精準扶貧,讓群眾共同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強富美高的光輝照耀大地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