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審核評估
關于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要點導讀(第五期)
發布時間:2024-05-30 13:25
2024年下半年,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即將迎來新一輪審核評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介紹系列專欄第五期:
Q1:學校如何申請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
A: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學校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包括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時間,提交《審核評估申請報告》。申請評估時,學校要針對兩類四種“評估套餐”,依據大學章程和發展規劃,綜合考慮自身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運行情況自主選擇一種。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地方高校向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其中申請參加第一類審核評估的地方高校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教育部推薦。
學校提交評估申請時,同時提交《上輪評估整改情況說明》(首次參加審核評估的高校提交《合格評估整改報告》)。學校針對專家組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學校自查的問題,說明整改情況,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體制機制上如何保證、整改取得的成效等。對未完成上輪評估整改工作的高校,將不受理其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申請。擁有異地校區的學校,如與主校區為同一法人且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制式、標題、落款、公章等與主校區相同的,應與主校區一同參加評估,并在《審核評估申請報告》中予以說明。除此之外,單獨申請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
Q2:學校為什么要選擇與自身發展相匹配的評估類型?
A:在制度設計方面,新一輪審核評估與“十四五”規劃同步,要求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并充分論證后,提出評估申請、選擇評估類型和方案。高校選擇評估類型不是簡單技術層面的準備,而是戰略層面的考量,是黨政領導班子要決策的大事,是關系到高校辦學定位和“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的重大選擇,需要理性思考、慎重決策。
申請類型應由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學校一旦選擇了某種類型,就要按照相應的指標體系接受考核,整個辦學目標都要圍繞評估類型作出相應調整,并根據此類型要求、指標撰寫《自評報告》,總結教育教學取得的成績,提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專家也會根據此類型標準“把脈問診”,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促進學校更加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和方向,總結現狀并找到未來發展目標及下一步整改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動高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如選學校選擇了與章程規定、目標定位不匹配的評估類型,造成評估指標無法“適配”該高校,導致專家很難對癥下藥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專家組評估時給出的問題清單會非常長,學校的整改難度就更大,這就偏離了新一輪審核評估分類改革設計的初衷和用意。
Q3:評估分類是給學校分等嗎?
A:不是。新一輪審核評估圍繞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多樣化需求,采取“兩類四種”柔性分類方法,分類旨在利用多樣化指標體系解決學校不同類型評估的問題,并非給高校分層、分等,更不是給高校貼“標簽”。參評學校可根據自身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情況自主選擇最適合的類別。審核評估方案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動態的,審核評估以 5 年為周期,為高校的變化發展留下了開放空間。高校可以在這個周期選擇一種類型來接受評估,到了下一個周期,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另一種類型。學校人才培養可以以一種類型為主,部分專業按另一種類型培養。即:以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高校不排除有些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高校也不排除有些專業培養學術型人才。
Q4:學校如何選擇評估指標?
A: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標兩部分。
針對第一類審核評估高校,重點考察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學水平和綜合改革成效。定性指標強調 3 個注重:注重本科教育的時代要求,引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注重特色發展,引導高校全面開展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注重質量保障的文化機制,引導高校提升內部質量保障能力、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定量指標綜合考量“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指標以及教育部相關評價指標,審核重點中設置了 35 個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的關鍵數據進行定量審核。包括 22 個必選項和 13 個可選項。同時,在可選指標設置上給足彈性空間,高校可結合本校辦學實際和優勢特色,從“數據平臺”提供的高校教學基本狀態常態監測數據和“雙一流”建設大學監測指標體系中自主選擇定量審核指標,進行等量或超量替換;“數據平臺”提供不同類型高校常模數據(即高校本科教育教學關鍵數據平均值),學校可根據辦學定位和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多個類型高校常模數據作對比分析,同類型常模比較長短,從而進一步找準所處坐標和發展方向。
針對第二類評估高校,通過模塊化設計定性指標,首次設置統一必選項、類型必選項、特色可選項、首評限選項,由高校根據要求和辦學實際自主選擇。統一必選項體現國家對高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的剛性要求,類型必選項體現對學校“精準”定位和差異化發展的引導,特色可選項體現引導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首評限選項體現對首次參加審核評估高校基本條件的剛性約束;定量指標聚焦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的關鍵數據,包括國家“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指標、國家基本辦學條件監測指標、教育部關于本科人才培養的相關評價指標等,集中體現了新時代國家對各類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審核重點中定量指標的具體要求可參考國家相關標準,分為必選項和可選項。“必選項”是指該定量指標必須選擇;“可選項”是指該定量指標可結合辦學實際和優勢特色自主選擇。“必選項”對標國家底線要求,包括國家對高校思政教育、教師隊伍、基本辦學條件、學生發展與支持服務方面的要求等。“可選項”引導高校辦出特色和水平,包括學校卓越教學及學生培養所取得的成效等,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和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至少 8 項。